春寒易“鬧心”!專家教你靠心理韌性拿捏情緒管理_戰義強_自我效能感_目標
文/王夢瑤
春季氣溫乍暖還寒,也是心理問題高發季。如何做好情緒管理?
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(深圳)副教授戰義強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時指出:做好情緒管理,需關注心理韌性。
什麽是心理韌性?
戰義強介紹,心理韌性(Psychological Resilience),又稱心理彈性。在物理學中,彈性指物體受外力擠壓後回彈的特性。而在心理學領域,心理韌性指個體面對充滿挑戰的生活環境與事件時,所具備的應對和適應能力。
面對生活中的痛苦與挫折,有人一蹶不振,有人卻能逐步走出陰霾,甚至對人生意義有更深刻的感悟。“心理韌性是走出傷痛的能力。”戰義強表示,可以走出陰霾者,應對挑戰的能力更強,心理韌性也更高。
研究表明,心理韌性水平與多種健康結果緊密相關。較高的心理韌性,不僅有利於身心健康,還能減輕慢性疾病對身體和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。
如何提高心理韌性?
心理韌性並非與生俱來。戰義強強調,可以通過生活經驗、教育與訓練,逐步培養和增強的。提升心理韌性是一個持續的過程,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自我提升和調整。他提出了以下具體建議:
1。主動變換環境
積極的環境能改善心境。比如,參加好友的生日聚會,獲得積極的社交體驗;避免在聚會中接觸反感的人,減少負面情緒的產生。一方面,變換環境能讓創傷經歷者擺脫負面影響;另一方面,這一策略能增強社會支持,促進社會聯繫,提升親密度。
2。轉移注意力
可以通過觀看有趣的網路視頻、與朋友聊天約會等方式,轉移對不安事件的注意力。研究證明,特定形式的注意力轉移,不僅能維持甚至改善社交過程,還能幫助人們減少消極情感體驗,增加積極情感體驗,在短期內保持心態平穩。
3。提升自我效能感
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理論,他曾指出:“人必須要擁有一種自我效能感,才能應對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阻礙和不公,從而走向成功。”自我效能感越高,個體在面對任務時越自信,行動也更積極,更有可能達成目標。
戰義強指出,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有效方法,是將日常生活目標分解為多個小目標。通過完成這些小目標,獲得激勵,增強滿足感,進而提升實現最終目標的動力。在完成小目標的過程中,積累成功經驗,逐步挑戰超出自身能力範圍的目標,持續挑戰自我,提升心理韌性。
戰義強,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(深圳)副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廣東省高層次人才,深圳市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。
你可能感興趣的
- 情感心理咨詢:結束了有毒關係,可內心傷口卻還在痛_湯尼_傷害_虐待
- 12星座如何克服報復心理_傷害_內心_獅子座
- 霍蘭德職業測試的六種類型_工作_完成操作_企業型
- 嗨FUN五五|測測五月“金”運,一同開啟美好時光!
- 夢兆玄機:裴元質射狗登第的測字智慧_殿試_夢境_科舉
- 婚姻家庭心理咨詢:婚姻過不下去了,想離婚但又怕孩子受傷,該怎麽辦?_父母_傷害_李建學
- 原創美國女預言家,她曾準確預測美國總統壽命,終前她這樣預言中國_珍妮·狄克遜_事情_未來
- 心理學:焦慮源於習慣,揭示不健康行為,如何改善心理狀態_行動_問題_循環
- 十二星座2025年運勢與性格預測_四大元素_土象_風象
- 什麽樣的人更適合成為「心理咨詢師」?_課程_行業_職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