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香港算命王 > 百科 > 心理測試 > 青少年心理咨詢:青春期孩子情緒化,易衝動?父母要看見情緒背後的真實需求_家長_時候_什麽

青少年心理咨詢:青春期孩子情緒化,易衝動?父母要看見情緒背後的真實需求_家長_時候_什麽

時間:2025-08-24 05:47:28   來源:香港算命王   關鍵詞:什么,攻击性,家长,冲突,脾气,青少年,情绪,父母,孩子,时候,青春期,情绪,父母,孩子,小元

在心理咨詢工作中,很多青春期孩子因為敏感、情緒化的情況而被帶過來咨詢。

初二的曉曉本來溫順聽話,不知什麽時候開始,對父母處處看不順眼,也不再願意對父母說心裡話了。
看著她一臉心事的樣子,有時候父母多問兩句就冷眼不耐煩,有時候突然大發脾氣,哭喊著指責父母長輩隻關心她的學習,從不關心她,嚎啕大哭、甚至會摔東西……
初三的小元則厭學了,不願意去上學,嗜睡,平時總是悶悶不樂,經常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刷網頁或追劇,父母擔心他網路成癮,將其手機沒收,喝斥其要好好學習。
但無意中的一句“你這樣下去還有什麽用”讓小元反應很激烈,竟然拿手錘頭、揪頭髮、就地打滾,大喊大鬧,痛苦不堪。
高一的娜娜剛和一位關係蕞好的朋友絕交,她從小就情緒波動比較大,很容易發脾氣。她總是控制不住地去想別人是不是喜歡自己,特別煩躁不安。
父母說她特別容易生氣,前一秒還開心地聊天,後一秒不知被戳到什麽痛處立馬變臉。
有的時候也不知道是哪裡讓她不滿意,甚至什麽都沒做,她突然就爆發了,指責父母,似乎父母真的做了啥“十惡不赦”的事情那樣,讓父母不知所措。
蕞讓父母擔憂的是,她會用尖銳的鉛筆劃胳膊,在發脾氣的時候很會用頭撞墻、抓傷自己。

以上孩子的家長,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,就是很頭痛,既擔心又苦惱,想要和孩子談談卻被拒絕,父母會有一種使不上勁的感覺,不知道孩子到底怎麽了,以及該如何幫助他們。

孩子的情緒化導致家長跟孩子說話小心翼翼,尤其在給孩子提要求時,都得先瞅瞅孩子的臉色。

而有些家長也會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緒,想要“以暴制暴”,結果得到的是和孩子更激烈的鬥爭。

那麽,青春期孩子為何愛發脾氣,容易情緒化?

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提醒: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心理原因,一般而言,青春期孩子情緒不穩定,主要有4方面的原因。

01

青春期自我意識的覺醒

首先,青春期是一個特別躁動和動蕩的時期,這個時期的孩子,內在有很多衝突,每一天都處在身體、心理的巨大起伏中,同時學業的壓力越來越重。他們內心要處理的東西太多了,在內外壓力的擠壓下,很難用一個平和的狀態去面對。

其次,青春期孩子產生強烈的自我意識,內心想法越來越多,他們想要“做自己”,不滿家長的管教方式,但是受環境和習慣的限制,又不得不被壓抑。

若家長不懂得課題分離,總是闖入孩子的邊界,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子女,對孩子過多地干涉、否定和指責,就會讓孩子感到煩躁不安,自尊心受挫。

他的不滿和反叛蕞好的發泄形式就是發脾氣,與父母產生衝突,粗暴地對待父母。

02

家庭原因

(1)家庭環境不穩定

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可能源於家庭環境方面的不穩定,比如父母經常吵架、父母情緒不穩定、家庭暴力等……此外,家庭成員離世、離婚等重大生活事件也會導致孩子情緒不穩定。

(2)矛盾的環境

如果孩子是處在一個矛盾的環境裡邊,那麽他的情緒可能會不穩定。

比如說,在家裡邊父母之間的關係是衝突的,那麽在這個時候,他如果要去跟爸爸媽媽其中某一個人親近,或者要站在一個立場的話,他會有很大的壓力,可能無法去應對這些東西,所以這個時候,他的情緒一定會不穩定的。

(3)用情緒表達訴求

當孩子的訴求沒有被看見,就會用情緒來表達訴求。

很多父母是看不見、聽不見孩子的需求的,“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”,當孩子多次表達後,父母仍然看不見,那麽孩子的情緒就會升級,就像你聽不見我說話,那麽我就喊出來,讓你聽見。

(4)原生家庭情感剝奪

關懷剝奪:缺乏關懷溫暖

共情的剝奪:缺乏理解傾聽、自我暴露與他人分享感受;

保護剝奪:缺乏力量指導和來自父母他人的保護,遇到問題,獨自面對;

這些原生家庭成長的孩子,由於長期情緒沒有得到期待的回應,情緒無法得到釋放,逐漸封閉自己,久而久之會產生無望感和無助感,各種情緒障礙就找上門來。

(5)釋放攻擊性

孩子情緒不穩定,可能是他在釋放攻擊性的表現。

比如一個平時特別乖巧的孩子,如果忽然在某件事情上面爆發了,父母就會覺得天塌了,孩子變了。其實是孩子平時壓抑的太多了,用這種方式去釋放心裡的委屈。

03

孩子可能出現了情緒障礙

青春期孩子常見的有抑郁、焦慮、雙相情感障礙。

抑郁癥表現為情緒的消沈,經常悶悶不樂、悲痛欲絕、自卑、厭世,甚至有自殺企圖或行為。

易怒和發脾氣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癥更常見的癥狀。

有的人陷入抑郁時會表現得喜怒無常、情緒過度敏感,為了一點小事大發雷霆,甚至出現衝動和攻擊性行為。

他們容易被誤會為叛逆、脾氣暴躁,但其實不是。他們只是將悲傷和無望感轉化為了憤怒。

焦慮癥在青少年中也很常見,比如學業焦慮、人際焦慮等,焦慮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激動,亂發脾氣,容易不耐煩,有的時候多說了幾句還容易暴躁。

有的孩子上課無法集中精神,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,不願上學;有的孩子甚至一提到上學就惡心、頭昏、亂發脾氣;還有的孩子總是重覆做某個動作,尤其在情緒不穩的時候。

雙相情感障礙也是青少年高發的心境障礙,多表現為情緒不穩定,情緒低落,容易發脾氣,思維比較極端,多伴有割手腕等自殺、自殘的念頭和行為。

雙相的孩子多比較聰明,但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導致學習成績下降,人際關係差,有的則沈迷於遊戲。

另外雙相障礙的孩子的家庭多半存在問題,父母離異的比較多,因為父母一方多伴有自身情緒性格問題導致家庭關係不穩定。

如果孩子出現情緒障礙,家長一定要重視,及時尋求正規心理咨詢或專業人士的幫助。

04

青少年邊緣型人格傾向(BPD)

在心理咨詢中會遇到很多這樣的青少年,他們呈現出來的癥狀貌似抑郁癥,但又不是很像抑郁癥;貌似雙相情感障礙,但有些癥狀又不夠典型。

而他們的癥狀很符合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標準,但沒有哪個咨詢師會貿然地說這個孩子是邊緣型人格。

青少年時期是個體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,易受到諸多風險因素的不利影響,導致人格的發展偏差,產生BPD的傾向與癥狀。

比如,這些孩子易憤怒,他們對拒絕或者想像的拒絕特別敏感,會有被輕視、看低、討厭、背叛或拋棄感,會用激烈的語言或者行為表達攻擊或者憤怒。因此,常常表現為發脾氣,甚至毀物或攻擊他人。

比如,這些青少年常常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、不歡迎自己,非常恐懼被拋棄或被遠離。為了避免被拋棄的體驗,他們要麽刻意疏遠、攻擊對方,不建立更深的關係,要麽特別依賴、討好對方。甚至會故意將自己變糟糕,以遠離關係或博得關注,例如生病、不上學、自傷。

他們對父母、同伴的看法經常在“理想化”和“詆毀化”兩者間交替,有時候認為自己擁有蕞好的父母,但一旦父母的某些行為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,他們會勃然大怒,指責父母從不關愛自己,自己是多麽痛恨父母等等。

這是BPD的核心癥狀之一。

邊緣型人格障礙是可以治療的,治療是有幫助的,對青少年的早期干預至關重要。

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結語:

很多孩子在青春期都會有非常動蕩的情緒和離經叛道的行為,青春期不僅僅是孩子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,同時更是各種心理障礙的高發時期。

對於正常發展的叛逆,家長需要包容,允許孩子在適當的叛逆行為中發展出自主性;而對於孩子的心理問題,家長需要及時地幫助孩子,避免心理問題延續發展變得日趨嚴重。

那麽,怎樣區分“青春期叛逆”和“心理問題”呢?

需要去看這個孩子的情緒的改變是否影響到他們的學習、身心、人際與生活。

孩子是否能夠正常地學習?是否有正常的人際關係?睡眠、飲食狀況是否正常?是否會出現極端行為(攻擊自己或他人,毀物砸東西等)?是否出現了軀體癥狀(如一提到上學就惡心、頭暈)?

如果以上某方面出現了異常,就說明這已經不是單純的青春期叛逆,需要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干預和幫助了。

END

▎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,已做原創保護,轉載時請標明出處,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,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。

I ? 聽說吧

聽說吧心理機構,18年口碑相傳

來訪者遍布國內外

百科小知識

夢見

星座測算

十二生肖運程